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3-06-25
  

  • 全选
    |
    专题:全球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研究
  • 黄如花 冯 婕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12.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素养与技能已成为公民生存之计,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重要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发布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等各种文献资料,特别关注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等主要引领者的实践动向,总结了全球实践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剖析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展望。研究发现当前实践呈现出动机从“供给导向”向“需求牵引”转移、内涵从“数字技术倚重”向“安全伦理先行”渗透、效应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场景”拓展的趋势,但仍存在术语尚未形成共识、评估工作有待提升、跨界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未来的实践亟须促进全球术语统一、加强评估工作指导、强化图书馆界参与。
  • 蔡 凤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3-21.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梳理美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概况,重点分析其教育内容特点,包括强调数字技术应用与开发技能、聚焦图书馆用户服务场景、注重培养职业道德与素养、倡导职业提升与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现状,提出应当从充实图书馆智慧服务相关教育内容、针对职业特点提供专业化教育内容、培养图书馆员数字道德伦理规范、重视图书馆员终身学习发展四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提升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水平。
  • 金冠妤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22-28.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调查韩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情况可为我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开展提供参考。文章调研了韩国各主体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发现韩国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学校、社会组织等农民数字素养教育主体明确自身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韩国多元主体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现状,从完善政策制度、明确各主体职能、构建评价标准三个角度对我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 王兆轩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29-38.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弱势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网络调研法梳理微软面向弱势群体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重点分析微软对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女性群体数字素养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包括提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字技能、帮助残疾人融入数字社会、提高女性在数字社会的职业竞争力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从鼓励企业参与数字素养教育实践、完善企业参与数字素养教育的能力、促进多主体合作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参与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水平。
  • 前沿与热点
  • 安小米 高俊杰 王丽丽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39-51.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利用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利用能力构建,其突破传统模式“以数据为中心,为治理而治理”的窠臼,将人的利用需求和权益保障放置于中心尺度,通过规范“利用”以赋能“治理”。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数据利用进行新诠释,提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数据利用级差价值能力提升框架。研究发现,实践层的数据利用沿着数据依法治理与数据可用、数据源头治理与数据有用、数据精准治理与数据易用、数据长效治理与数据善用的能力级差阶梯迈进,衍生出一条“数据生值-数据保值-数据增值-数据赋能”的价值递增链。通过法律尺度、业务信度、技术效度、善治温度的数据利用现代化制度构建与创新,规划层呼唤建立一套“以人为中心”的数据利用基础制度,进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生的“点-线-面-体”数据利用全景式生态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数据利用共同体。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据利用新诠释的内涵剖析与能力框架构建,有利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让数据利用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张 超 韩 虓 王 芳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52-60.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语言模型 GPT 经历了多次迭代,具有多模态文本生成、推理能力强和多领域通用等优势。ChatGPT及其迭代版本多模态 GPT-4 的发布,颠覆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的认知,打破了只有部分人类能够生产知识的局面,促进了多元知识的融合,催生了人机双向赋能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提升了知识搜索和知识评估的效率和质量,扩展了知识要素重新组合的空间和选择,为知识生产和复用方式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对人类知识生产和复用过程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然而,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学术伦理规范争议,知识权威性降低和话语权力不平衡加剧等挑战。面对新一轮挑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减少对AIGC的过度依赖、加强AIGC治理、突出人类在知识生产与复用中的核心作用,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 鞠孜涵 白如江 冯梦莹 张亚辉 辛晓梦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61-70.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复杂信息环境下,情报数据更多源,结构更复杂,规模更庞大,如何从多源数据中及时甄别出有情报价值的信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复杂信息环境给多源数据情报价值发现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数据情报价值发现模型。首先,构建动态的多源数据空间;其次,从多源数据外部基础特征、内容语义特征以及用户情报需求特征3个维度分别提出了情报价值发现的设计方案。复杂信息环境下,多源数据的情报价值发现需要快速感知、细粒度挖掘、精细化研判和智能化分析。需要时刻关注用户的情报需求,并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多源数据情报价值发现的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 韩艳芳 闫 慧 郑光纯 高春芝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71-81.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CT设备因其便携性与普及性促进了多任务现象的发生,研究其发生机理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现象本质。文章采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到四类多任务情境下80个视频/图片样本以及16个个案访谈样本作为数据来源。从行为动机、情境相关因素、任务所需资源相关因素、行为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并验证了多任务情境下ICT使用行为的描述框架,解释多任务行为发生机理,重点识别出资源互补型、资源竞争型以及资源交替+互补型三大类ICT使用行为。最后,从图书馆信息职业角度出发,提出环境、资源和服务三点思考,以更好地应对多任务行为对用户和信息职业人员带来的挑战。
  •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 王世伟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82-90.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胡道静先生在古籍整理和图书馆学方面的贡献作了较为全面地总结。在古籍整理方面,从古籍普查、目录版本校勘和辑佚、《梦溪笔谈》校证与沈括研究、科技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图书馆学方面,从《上海图书馆史》、图书馆的杂忆文字、历史文献研究、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吕亚霞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91-98.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虚拟阅读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和再造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互动方式,互动空间也由社会实践空间转向网络化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所呈现的流动性、再生产性以及关联性等空间社会特性成为人们互动交往的重要场域。在这个新场域中,虚拟阅读空间重塑了社交互动,主要表现为:在媒介逻辑下构建了虚拟互动的新秩序,借助符号互动形成阅读社交的共同在场,个体通过自我呈现进行个体表达,并以虚拟共同体的形式重组了社会关系。
  • 罗 飞 崔 滨 辛小江 郭云鹏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99-106.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I2.0的颠覆性变革中迅速迭代的大语言模型深刻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范式。具有强大涌现能力的跨域模型产品嵌入智慧图书馆的知识采集挖掘、存储管理、共享应用等主要环节,能够在多意图的多步复杂任务中准确迅捷地深度挖掘读者的行为规律、需求特征与情感链接,大力推进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优化、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却也在泛化适用过程中暴露出全栈技术风险、伦理规范风险、隐私安全风险与版权保护风险等。亟待在构筑安全驱动的嵌入模式和价值对齐的运作范式的基础上,增强模型应用的技术防御与质量评价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并培养智慧馆员的职业技能,推动理性、安全、可靠且可解释的知识协同创新发展。
  • 李淑敏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07-111.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健康信息素养是提高乡村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而健康信息素养的提升需要图书馆等诸多的健康科普服务来实现。图书馆科普服务有着一定的法理和学理依据,健康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科普服务发展的新领域。面对乡村振兴中所遇到的乡村居民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多元化发展、健康信息的数字鸿沟愈发明显、健康信息服务的内在需求愈发强烈等特征,图书馆需要多维度推进健康信息普及服务,设立健康信息馆员团队,构建多方合作协作机制,进而提升图书馆面向乡村居民的健康科普服务效能及水平。
  • 会议综述
  • 周力虹 冯 薇 刘 芳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12-120.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不仅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更需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在2023年3月召开的iConference2023专题研讨会“全球视野下的科研诚信教育”上,与会专家的发言报告呈现了中国、欧洲和美国在科研诚信教育领域的实践进展,讨论和交流了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的联系与区别、剽窃和自我剽窃、数据和图像的篡改与捏造、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科研诚信的影响等全球iSchools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研讨会内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可以利用数据智能优势开展跨学科研究支撑科研诚信教育;图书馆等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可以强化科研诚信素养教育,并和出版商、信息服务企业、学术组织等协同参与科研诚信教育;科研诚信教育应该面向科研生命全周期,构建与国际学术传播规范同步的通用知识体系。
  • 吴应强 石乐怡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21-125.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3年5月12日,由中共湖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年湖北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高峰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这一主题,从基地获批的意义、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的建议、基地未来发展的谋划等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 王 芳 张 超 黄梅银 朱学坤 连芷萱 马 鑫 姚汝婧 刘清民 张 鑫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26-135.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2023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指数发布暨数智治理学术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智能、活力与包容的数字治理为主题,关注当前中国城市数据与智能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理论、实践与评估。与会发言的20余位学者,围绕政府数智治理的内涵、范式与发展逻辑,政府数智治理的重要场景,政府数据利用与价值激发,新技术带来的治理挑战与对策等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会议发布了《2023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报告》,指出参与评估的76个城市在社会治理和公众参与方面差距逐渐缩小,但在保障支撑和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不平衡。
  • 珍藏撷英
  • 黄 超
    图书与情报. 2023, 43(03): 136-144.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3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孤岛”时期的复社是党领导下创办的出版机构,出版了《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一批红色文献和进步文献。近年来在对复社的出版物考证后发现:《中国革命性质及动力》是《续西行漫记》正式面世前推出的单行本,其文献价值在对复社所发行的图书和出版史研究中未曾提及,有可深入研究的空间;复社《鲁迅全集》纪念本的遗存较少,但收藏者既有之前未曾发现的公共机构也有私人藏书家,尚需进一步梳理及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