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e线图情2020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本刊编辑部、e线图情( http://www.chinalibs.net,http://www.chinalibs.cn) 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共同评选出了e线图情2020年度最有影响的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
2020年1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摄制的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举行北京首映式。106分钟的纪录片,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将这位110岁“老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国内第一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9月21日,国家图书馆策划并举办了“纪录片与口述史的文献价值——《口述国图》研讨会”。12月16日,国家图书馆因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荣获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颁发的2020年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
2020年1月6日,由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组织研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从资源建设管理、资源技术管理、资源权益管理、资源资产管理和资源保障效益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核心工作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也强调了重视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探讨数字图书馆资源的统筹管理、扩大数字资源共享规模与深度的重要性,为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机构开展资源管理规划和实务提供重要参考。
2020年1月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我国各地图书馆根据政府部署以及相关防疫要求,采取闭馆、消毒、限流、测温等多种防控措施,同时,利用互联网、广电网平台和数字资源,纷纷推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线上阅读不打烊服务,建设“方舱书屋”,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以书香战“疫”,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尽享公共文化服务,交流获取防疫讯息和最新疫情情况,满足疫情期间群众的文化需求。2月以来,各地图书馆纷纷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抗击疫情的相关文献资料,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建设项目,建立抗疫文献馆,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以记录这段特殊的抗疫历程,弘扬抗疫精神。此外,我国图书馆人还开展了读者证抖音爱心传递活动、“驰援武汉 共克时艰”捐赠行动等,为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及湖北省其他地区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2020年6月24日,54岁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临别东莞时,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称来东莞17年,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他的100多字的留言随后在网上被刷屏,网友们纷纷点赞,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上百家媒体追踪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大篇幅追踪报道,其微博话题讨论超1.5亿次,无数网友被感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图书馆的更多思考,感慨“图书馆让东莞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2020年7月3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草案内容共7章51条,主要包括:确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数据安全管理各项基本制度;明确开展数据活动的组织、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规定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建立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和推动政务数据开放的制度措施。
2020年10月18日,“百年积淀,再启华章——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100周年暨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学科发展论坛”在武汉大学新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实力雄厚的信息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围绕学院100周年暨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学科论坛,该院先后举办了研究生科研成果展、彭斐章邓铭康先生向武汉大学捐赠签约仪式暨《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新书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工作,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起草了《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公告,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共七章三十六条,明确了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工作的目的原则、责任划分、处置范围、处置方式和基本程序、处置收入管理以及管理监督等内容。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介绍入选珍贵古籍和重点保护单位特点及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会上介绍,到2020年年底,全国古籍登记累计270余万条,24个省份基本完成汉文普查,2760家古籍存藏单位完成普查登记,全国古籍普查90%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编纂工作陆续开展,先后成立了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实施了“天禄琳琅”等重点古籍修复项目,加强珍贵古籍抢救修复,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60万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擘画之年,各级各类图书馆纷纷将“十四五”规划列为工作重点。11月17日至19日,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规划·全视角 发展·高质量”,集中探讨“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与对策,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繁荣。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高校智慧图书馆(馆长)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展望‘十四五’,促进智慧图书馆大发展”。
2020年春季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并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图书馆均深受影响,被迫暂时或长期闭馆并取消线下活动。而与此同时,国际图书馆界也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韧性、创新性和服务意识,积极调整运营方式,推动数字化转型,继续为社区民众提供所需服务。图书馆领域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图书馆协会和领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相关调研规划,为疫情期间图书馆安全有序恢复开放提供帮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际图联等呼吁化疫情危机为机会,加大对文献遗产的保存和获取。国际图联专门创建了和疫情相关的常见问题解答网页,征集汇总全球图书馆抗疫经验和案例,鼓励就此进行分享。
首届东盟公共图书馆员区域会议(ASEAN Regional Conference of Public Librarians)于2020年3月10日至13日在菲律宾帕赛市举行,会议主题是“东盟国家的图书馆、艺术和文化:激励、创新、合作”(ASEAN Libraries, Arts, and Culture: Inspire, Innovate, and Collaborate)。
2020年3月17日,全球出版业巨头之一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宣布,该公司将恢复2019年10月31日时的图书馆电子书定价模式,撤销禁止向图书馆销售新书的决策。后者于2019年11月1日生效,规定“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的每本电子书上市前8周内,一家图书馆无论规模大小,只能购买一‘本’电子书”。该禁售令曾引发图书馆的广泛不满与抗议。
2020年4月9日,国际图联宣布,原定于8月15日至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2020年国际图联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暨第86届国际图联大会,因疫情影响取消。这是自1946年以来国际图联首次中断举办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而在3月份,国际图联即已关闭了其位于荷兰海牙的总部办公室,改为远程办公。
2020年6月4日,国际图联在官网通报了《公共图书馆宣言》2020年复审修订工作的进展。为了确保《宣言》所主张的思想紧跟当今全球图书馆界、各国政府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发展,反映出当今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组在2020年着手对《宣言》展开复审,广泛听取图书馆界的声音,以此来确定相应内容的修订更新。至2020年5月31日,国际图联完成了一项关于《宣言》的可用性和有效性的调查,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50多名图书馆员的反馈信息。
2020年6月22日,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协会(LIBER)与LIBER建筑小组联合开发的“欧洲图书馆建筑”(Library buildings in Europe)网站正式上线。网址为https://www.librarybuildings.eu/。该网站的创建是为了鼓励和支持从事图书馆建筑项目(如新建馆舍、馆舍扩建、馆舍翻新、室内空间重新设计)的人士,以便人们了解最新趋势,分享知识和经验,相互学习,相互联系。
2020年7月22日,国际图联管理与营销组与赞助方加拿大PressReader公司宣布了2020年IFLA PressReader国际营销奖的10个最佳项目,包括冠亚季军获奖机构,以及其他七个入围项目。中国佛山市图书馆的“邻里图书馆”项目摘得桂冠,加拿大大维多利亚地区公共图书馆、西班牙穆尔西亚公共图书馆分别获得亚军、季军。此外,中国的宁波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也成功入围前十。
2020年11月19日,第22届国际灰色文献大会(GL2020)以虚拟形式举办了会议,主题是“灰色文献在科学与社会中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Grey Literatur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会议指出,随着多年来的发展,已有众多领域日益积极地参与到灰色文献的生产、出版和利用中,为此,此次会议面向政府、学术界、工商界等社会各界开放,对农业、林业、渔业、经济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地球科学等不同行业多个领域中灰色文献的利用情况展开探讨。
2020年12月11日,围绕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通过《关于图书馆与开放、善治的声明》(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Open and Good Governance),该声明就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来改进政策制定方式和政策落地实施,为政府和其他相关方提供了建议。国际图联向其成员和其他人士提供了这份声明,供他们在宣传工作中使用。国际图联的政府信息与官方出版物组、政府图书馆组、法律图书馆组、议会图书馆与研究服务组参与编写该声明。
2020年12月1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两份数字新规草案:《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和《数字市场法》(Digital Markets Act),引发了极大关注。其中《数字服务法》针对的是拥有超过4500万用户的“超大型平台”,要求其对其平台上的内容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些平台须主动寻找和处理非法内容,监视其市场中是否存在危险的第三方产品,并建立工具或流程,例如报告功能、验证、年度审核和新的透明度措施,否则将面临相当于年营业额6%的罚款。